从国内外特大型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安全管理方面: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滞后于桥梁建设发展需求;工程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工程建设单位未能形成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安全生产考核不完善;参建人员和设备管理混乱;安全管理方法可持续性不强;安全经费管理不明确。在技术管理方面:设计、方案和技术优化不够;施工安全专项方案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近几年国家及我省对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工作愈来愈重视,2011年6月交通运输部冯正霖副部长要求进一步强化公路水运工程建设“本质安全”,即加强管理、落实措施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人、物、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围绕“本质安全”的要求,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平安工地”达标标准,以统一安全管理思路和规范安全工作方法。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Fourth Nanjing Yangtze bridge)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一座跨长江的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是南京绕越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时是中国跨境最大双塔三跨悬索桥,在同类桥型中居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的金门大桥”。这座特大型桥梁的管理方总牵头和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以及科研单位在开工建设之前对特大型桥梁安全生产管理开展了筹划和研究。
在对国内外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作了详细的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前置性地研究了适用于特大型桥梁安全生产管理的施工安全理论。以全过程确保安全为导向的思想和方法初步形成了特大型桥梁施工预安全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预防型的本质安全方法,是一种主动安全,集源头安全、过程安全及结果安全于一体,以实现施工动态前置安全指导与预控为目的,事前对施工安全管理和技术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风险分布,促使提出需优化的施工关键技术方案、重点编制的安全专项方案及先进的管理模式从而保障施工安全的一种方法。
在正式进入施工期以后,参建各方始终坚决贯彻施工预安全管理方法,在施工预安全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特大型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复杂因素,首次提出了特大型桥梁施工安全质量交互式管理模式,实现了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无缝隙交互式管理,避免了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盲区及重叠区职责不清引起的安全管理风险的出现。同时以安全质量交互式管理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南京第四长江大桥对于施工设备的全新管理思路,即以每一施工标段为一单元,以每一套施工设备系统为一要素,构建施工设备项目化管理体系,进而以项目管理形式实现施工设备安全与质量交互管理。例如,制订了《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索塔液压爬模系统施工安全实施办法》,规定了液压爬模系统的使用手册,保证了南京四桥南北主塔液压爬模200余次得爬升过程的安全。
为了应对特大型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环节涉及内容繁杂、各管理环节无法形成有效闭环及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不严密等客观情况的挑战,依据施工预安全方法的指导原则,利用系统安全理论与层级管理法原理,首次提出了特大型桥梁施工安全螺旋闭合式上升工作循环流管理方法。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实现特大型桥梁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若要进一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并对施工安全给予充分保障,需进一步优化施工技术,故以施工预安全方法为指导,利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并确定特大型桥梁需进一步优化的施工技术。南京第四长江大桥项目共研究制定了15项具有代表性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通过在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工程项目上对特大型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与实践,建立了从意识上防范安全隐患,从行为上规范安全管理,从技术上保证安全施工,从过程上控制安全的一整套的创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的参建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健全了安全组织和体系;加强了对风险控制的力度;确保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实现生产安全“零事故”和“平安工地”创建达标率100%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南京四桥也被交通运输部推荐为“平安工程”示范单位。
吴晓明教授作为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应急专家组成员”。
主持 “江苏省跨江大桥危化车辆通行安全管理研究”,该项目于2012年获得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参与了“公路及特大型桥梁安全生产管理与实践研究”项目工作,该项目于2013年12月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吴晓明教授负责组建了江苏省交通安全与应急科技中心,兼任常务副主任,主持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和次生伤害的研究工作,在吴晓明教授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江苏省在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研究水平显著提高。
吴晓明简介:吴晓明民族汉,1974年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2009年获得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任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总经理、桥梁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在役长大桥梁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技术负责人、交通行业试验检测工作委员会试验室评审专家。多年来从事大跨径桥梁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及其提升技术、中国大型交通工程检测试验室质量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研究,在业内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发表多篇论坛对行业研究影响甚大。
所获奖项
其中与东南大学孙伟院士、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缪昌文院士团队共同完成的《大跨径桥梁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及其技术的研究》于2010年12月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
《公路及特大型桥梁安全生产管理与实践研究》、《崇启大桥江海交汇环境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技术研究》、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江苏省跨江大桥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安全管理研究》、《南通市公路水运工程“科技兴安”指标体系研究》获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与寿命预测》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混凝土梁式桥梁典型缺陷控制技术研究》获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所领导的小组“交通安全管理研究QC小组”获交通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发表著作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试验室管理》、《公路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及《公路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释义手册》、《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大跨径悬索桥和斜拉桥养护规范》、《江苏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等。
发表论文
《跨江大桥危化品运输风险及预防机制研究》、
《南京长江隧道火灾应急方案》、
《双喷空气幕在隧道火灾中的应用》
《PERMIT法在桥梁结构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现场测试中的应用》、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微观作用机理》、
《绿色高性能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
《电磁感应钢筋探测仪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的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研究》、
《超大体积承台混凝土裂缝综合控制技术研究》等。